2022年10月8日,全球著名说唱歌手Kanye West(中文昵称“侃爷”)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中发布反犹言论,此事件迅速造成轩然大波,由于与犹太挂钩的各类话题一直在欧美长期处于高度敏感状态,侃爷也在后续的发酵中为自己招来了不少麻烦。

其中,包括阿迪达斯、巴黎世家、GAP等多家鞋服品牌与侃爷解约,阿迪达斯宣布停止生产Yeezy系列产品,不再给侃爷及其公司支付任何款项,阿迪达斯将终止Yeezy业务。此后,因为知识产权、合同执行等层面的纠纷,迫使二者必须来到法庭之上进行对峙。

但就在本周,根据路透社报道,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比约恩·古尔登(Bjørn Gulden)在记者电话会议上公布了与侃爷达成了庭外和解的消息。“双方(之前)在很多事务上都剑拔弩张……但(现在)彼此都认为无需再争,因此撤回了所有诉讼,”比约恩补充道,“双方都不会从和解协议中得到一分钱,一切都成为了过往。”目前,阿迪达斯仍在销售剩余的Yeezy库存,古尔登表示,最后一批库存将在年底前售出。

阿迪与侃爷之间的爱恨情仇彻底翻篇,但过去两年值得总结的东西太多。2023年,阿迪达斯挖掘出了拯救品牌命脉的法宝,以Samba为代表的薄底鞋款在去年的成功回潮,也让阿迪达斯在2023年的业绩相较于2022年持平。本周,阿迪达斯公布了品牌本年第三季度最新业绩数据:该集团第三季度收入增长6.3%至64.4亿欧元,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0%,营业利润大涨46%至5.98亿欧元,净利润达到4.69亿欧元。同时,品牌在所有市场、渠道和产品部门均实现增长,而在财报发布后,阿迪达斯股价上涨3.59%至220欧元,市值约为399亿欧元。

不难看出,阿迪达斯在2024年已经步入复苏轨道,在后侃爷时代,品牌在古尔登的带领下既稳住了基本盘,又从运动时尚的领域实现了突破。

Yeezy的案例注定将会被载入运动品牌的史册,作为依靠明星IP撬动销量的现象级产品,它过于有代表性了。当然,像阿迪达斯和侃爷这样深度结合的案例固然稀有,但至少像品牌和明星IP的短暂合作,在过去这个Yeezy时代实际上层出不穷。联名就是一种双方风险都更低的尝试,或者说阿迪和侃爷是一种最深层次的联名,强如Yeezy都有垮掉的一天,联名自然更如流星。

此前,动辄上万的顶级艺术家和运动品牌的联名鞋款,总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成为鞋圈的宠儿;之后,运动品牌的联名开始辐射到街头品牌,甚至是奢侈品牌中;再到如今,小众品牌和设计师受到追捧,联名的范围变得更大,品牌选择的范围也就变多。只不过,在如下的环境中,联名泛滥也就造成了当下的鞋圈难出爆款。

从市场趋势的变化来说,消费者对于联名产品的兴趣并没有此前高涨,当消费者们失去了十年前对于球鞋的狂热,开始容易对没有深入的创意融合和灵感碰撞有抵触情绪,自然而然不接受缺乏诚意的联名产品。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品牌和产品进入大众视野,供给侧的扩大让消费者的选择并不局限在某几个特定品牌当中。而在品牌的视角下,重新评估联名合作的效果,尤其是当联名合作变得泛滥时,其商业价值和独特性被稀释,品牌可能会转向其他营销手段,以寻求更有效的市场关注度和品牌宣传策略。

时尚媒体品牌HYPEBEAST曾经总结道:“品牌、艺术家、IP、创意集体、名人、组织,这些实体间任意排列组合而后在各方名字间加上象征联名的x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。”但联名款想要在当下获得如同当年AJ1和Off-White的联名效果已经十分困难。一位时尚行业从业者告诉懒熊体育:消费者当下并不再认为购买联名款是彰显身份的名片,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购买联名寻找身份认同。品牌的联名策略有时候也并不为了卖货,更多的是“向未曾触达过的领域进行尝试”,比如萨洛蒙和奢侈品牌Maison Margiela的联名,也有“增加时尚感,不单一在户外、城市休闲领域的发力。”

不止是运动品牌和用品领域,近几年各行业都有联名泛滥的情况出现,这些联名款往往是在短时间内配合品牌营销而诞生,但最终,能够真正体现品牌价值的并不多见。一些小众品牌需要通过联名获得更多的品牌势能,但这已经很难再达到出圈的效果,或许,对于一些刚出生或刚进入某一市场的品牌来说,这仍然是最简单也相对正确的选择,但从效果来说,再想出一双Yeezy级别的产品,时代已经在呼唤一种新的营销和共创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