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时尚界的聚光灯下,Jonathan Anderson以一场令人瞠目的开场,开启了他作为Dior创意总监的首次春夏大秀。秀场中央,一行挑衅的文字投射在立体投影墙上:“你敢进入Dior时装屋吗?”这个问题不仅抛给了观众,更如同一把利剑,直指当代时尚体系的核心。

图片

倒金字塔上的影像突然被吸回摆在秀场中央的Dior鞋盒

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时装秀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艺术宣言。在所有人的批判性目光准备对准这位新任创意总监时,他打破被动,率先将问题扔向了观众。但他渴望的不是答案,而是表达一种罕见的诚实——关于继承传奇的恐惧,关于面对压力的坦诚,关于在当代时尚体系中创作的现实困境。

直面传承的“恐惧”

今年6月,Jonathan Anderson正式接任Dior创意总监,这个被公认为时尚行业挑战最高的角色。它拥有无出其右的资源调度能力,却也意味着极低的容错率。在浪漫主义的网络预热后,几乎没人预想到Dior会选择以这种惊悚方式开启新篇章。

图片

秀场开场短片中,从Christian Dior到Yves Saint Laurent、Marc Bohan、Gianfranco Ferré、John Galliano、Raf Simons和Maria Grazia Chiuri,历任创意总监的身影和作品不断闪现,与1960年代希区柯克经典恐怖片镜头以蒙太奇手法拼接。这种呈现方式,不同于创意总监抹去前任印记的传统操作,而是坦然承认所有前任的印记。

Jonathan Anderson在接受采访时坦言,将前任创意总监“封存在鞋盒中并盖上它”,意味着他可以打开它,取用所需,然后关上不再看。这种态度既是对历史的尊重,也是对自我创作的解放。

真实的创意总监形象

在过去几年里,Jonathan Anderson愈发以一种真实的形象示人。他从不介意暴露自己的疲惫和不完美,在一年超过十个系列的重任下,他在塞纳河边吸烟的形象使其成为社交媒体津津乐道的“活人”创意总监。

这种并非有意为之的议程设置,反而精准抓住了年轻一代对光鲜背后真相的探索欲望。当顶级奢侈品牌创意总监的一天究竟是怎样的?这个问题在社交媒体时代引发了广泛共鸣。Jonathan Anderson的成功部分正源于此——在精心策划的时尚表象下,他保留了不完美但真实的艺术家人格。

时尚体系的恐怖真相

某种程度上,当代时尚体系就是一部恐怖片,尤其对创意总监而言。市场将所有目光聚焦在创意总监身上,人性渴望见证又一场奇迹,期待一场时装秀能撬动品牌爆发增长,但这种期待带来了短视和体系失衡的弊端。

这个体系的畸形,创意总监们心知肚明。人与人之间的敌意,人与体系之间的矛盾,时尚行业的问题并非存在于单个品牌,而是出现在整个体系运作方式上。Jonathan Anderson的恐怖电影式开场之所以重要,在于他直面了这一现实,而非选择回避。

在一条行驶于风暴中的巨轮上,Jonathan Anderson选择接下重任,试图自我实现,乃至改变体系。他的首秀不仅是一场秀的开头,更是往后整个新任期的开端。初始立场的设置是对未来行为的指导,正如Maria Grazia Chiuri的“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”成为她任期的标志,Jonathan Anderson选择以一个问句作为自己的开场宣言。

矛盾美学的艺术表达

2026春夏系列承载了众多元素和意图。Jonathan Anderson延续了6月夏季系列上西装外套的廓形改造,并继续对正装套装与工装面料的反差进行探索。但与6月首秀整体的文艺气息不同,最新系列呈现出更强烈的矛盾反差。

正装西装或丝绸衬衫与休闲牛仔短裙的搭配,优雅斗篷以卫衣般棉质面料制作,搭配牛仔裤,创造出新奇的观感。拥有骨架裙撑的透明蕾丝裙,在Jonathan Anderson的创作中从一种风格探索逐渐发展为新的个人签名设计。轻薄蕾丝和透视丝绸,与厚重的皮革、牛仔、麂皮和面料褶皱同时出现。

那些廓形各异的裙装,也成为Dior这一强调女性廓形的高级时装屋历史上最大胆出位的廓形呈现。显然,Jonathan Anderson并不准备因为Dior的规模化而对其艺术化探索进行任何妥协,反而加剧了自我表达。

商业与艺术的平衡

蝴蝶结元素或许是全系列中Jonathan Anderson所带来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新元素。它以各种形式贯穿系列,特别是蝴蝶结元素的Lady Dior,为这款沉寂数年的标志性手袋注入了新的活力,带来了爆卖潜质。

然而,人们很难轻松地用具象的趋势来概括整个系列。整个系列来自一种高维的艺术思考,探讨和谐与张力,制造出一定的不和谐,可能与大众的习惯背道而驰。如果为新Dior创造一种纯粹的复古文艺氛围,或许又落入一种可预期的俗套。

对Jonathan Anderson来说,要唤醒人们的感知和情绪,特别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,可能比创造出纯粹美的东西更重要。符合大众习惯的美往往缺乏前瞻性。身为头部高级时装屋的掌舵人,他需要为品牌未来数年确定方向,它必须高屋建瓴,才能具有向下商业转化和纵深延长的空间。

超越首秀的长期视野

在当前时尚界,那种追求一鸣惊人的叙事早已显得过时。Jonathan Anderson不需要依靠一场引爆话题的首秀来证明什么。更重要的是品牌转身的整体规划蓝图,包括商业款的商品开发,各品类设计能力的部署,市场营销的资源配合。

图片

事实上,创新匮乏的问题并不在于创意总监的人选,而是选拔创意总监和整个创意团队的机制,是否能够确保让最有创意头脑的人才进入体系,并提供帮助他们激发灵感的温床。问题的核心在于,整个体系将压力倾向于一个明星个体,却忽略了其他商业环节的进步。

过去数月,Dior的团队建设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。Alberto Dalla Colletta与Michela Kalb加盟强化核心业务,Nina Christen出任鞋履设计总监,比利时新锐Igor Dieryck为团队注入新生力量。奢侈品团队是极度复杂但隐身于幕后的,团队组建磨合的过程才刚刚开始,首秀只是在动态调整中呈现的结果。

面对变革的时尚界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头部奢侈品牌的不变被视为爱惜羽毛的体现,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旧识。但在世界急速变化的当下,要保持行业地位的相对不变,实则需要大量的主动求变。

就在Dior 2026春夏秀发布的前一天,OpenAI最新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及其应用突然发布,Open 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指出,创意领域可能即将经历一次寒武纪大爆发。创意能力的普及,最终也将对以创意为核心的时尚行业带来巨大重塑。

很多时候时尚陷入针线之间的迷恋,而忽略了大局的变化。真正的问题已经浮现,那就是对潮流敏感的时尚行业是否有胆量面对新旧世界的更替。正如Dior在秀场说明中坦言,变化是必然的,唯有坚持创造力和保持真实才能应对。

Jonathan Anderson有理由感到“恐惧”,因为这是最真实的Dior,它让每一个进入的人都心怀敬畏。也正是在这种敬畏之中,他们点燃最大胆的创造力。他的首秀是打了个草稿,往后不是线性的一季又一季周而复始地擦拭重写,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渲染,直至一个全新Dior宇宙生动浮现。

在这个社交媒体主导、众声喧哗的时代,Jonathan Anderson的诚实或许正是时尚界最需要的良药。